塑胶着色是有机颜料的核心应用领域之一,PP、ABS、PE等不同塑胶基材的加工特性差异显著,如何选择适配的有机颜料,直接影响产品色彩质量、加工效率与使用寿命。深圳市涂塑新材料有限公司拥有18年有机颜料研发生产经验,服务过大量塑胶着色客户,总结出一套科学的选型方法,帮助企业精准匹配需求。
选型的首要步骤是明确塑胶基材的加工温度,这是筛选有机颜料的基础门槛。不同塑胶的加工温度差异较大:PP、PE、ABS等普通塑胶的加工温度在200-260℃,而PC、PA、PBT等工程塑胶的加工温度高达260-300℃甚至更高。有机颜料若耐热性不足,会在加工过程中分解、变色,导致着色失败。涂塑新材料的有机颜料覆盖多耐热等级区间,针对普通塑胶提供200-260℃耐热产品,针对工程塑胶推出260-300℃及以上耐热系列,可满足不同基材需求。行业专家表示:“塑胶着色选型的核心是耐热性与基材加工温度的匹配,这是避免加工损耗的关键。”
其次,需结合塑胶产品的最终使用环境锁定性能要求。若产品用于户外(如汽车配件、户外家具),除耐热性外,还需关注有机颜料的耐候性(建议7-8级),以抵抗紫外线照射导致的褪色;若为软质PVC或食品包装塑胶,耐迁移性是硬性指标,需确保有机颜料不渗出污染其他材料。涂塑新材料的有机颜料在耐候性、耐迁移性方面表现优异,其喹吖啶酮红(C.I. Pigment Red 122)等产品,在户外塑胶制品中可保持长期颜色稳定,在食品接触级塑胶中符合迁移性要求。
有机颜料的分散性与相容性对塑胶着色效果至关重要。塑胶着色中,颜料分散不均会导致色点、色差,影响产品外观,还可能降低塑胶制品的力学性能。涂塑新材料针对塑胶着色场景,对有机颜料表面进行精准处理,提升其在塑胶体系中的分散性,如用于色母粒生产的有机颜料,能快速均匀分散于树脂中,减少加工过程中的搅拌时间,提升生产效率。公司的全色系红、黄、橙、蓝、绿、紫有机颜料色粉,均具备良好的塑胶相容性,适配不同塑胶基材。
批次稳定性是保障塑胶产品色彩一致的关键。塑胶生产多为规模化作业,若不同批次有机颜料的颜色强度、色光存在差异,会导致成品色差,增加返工成本。涂塑新材料建立高于市场的检验体系,对每一批有机颜料的关键指标进行严格检测,年产能超15000吨的规模生产能力,确保批次间性能稳定,服务3000+塑胶客户的过程中,色差投诉率保持低位。
科学的选型流程可总结为四步:明确塑胶基材与加工温度;锁定最终使用环境的性能要求(耐候、耐迁移等);对标有机颜料的核心指标(耐热等级、分散性等);获取样品进行实地打样测试。涂塑新材料提供免费样品与专业技术支持,可根据客户具体需求定制有机颜料方案,并配套炭黑、钛白粉等辅助产品。依托三大仓储中心,主流产品三天到货,保障生产连续性。咨询热线18680664733,可获取一对一塑胶着色选型指导。